這裡的五月大抵算是雨季。
真的麼?
我沒有認真去考究,但起碼已是我第三次渡過這樣子的五月。
怎麼樣?
天天連綿不盡似的雨水,陰陰沉沉,又冷又濕。很是討厭。上星期五下的一場大雨,更教我想起香港,也是這樣地傾盆倒水。
不過,這裡的雨天還是好得多。
從前一到下雨,我便愁煩。煩,穿什麼鞋子嘛。除了運動鞋,我其他鞋子全不能弄濕的。皮會壞。可是又不能老是穿運動鞋,不能天天“休閒服”。我試過穿雙較為失寵的舊皮鞋,但,看見它本來好端端的卻被雨水浸濕得醜怪了,又於心不忍。太過糟蹋。
我想,何不買一雙雨天專用皮鞋呢!遂開始留意街上人們。可以讓他們毫無顧慮,任雨水拍打也不怕的,究竟是什麼樣的鞋子?坐車時,我盯著人家腳上的鞋。研究,研究,再研究。我十分認真地探究這回事。為什麼其他女孩子在大雨天仍穿得那麼好看?她們的鞋是防水嗎?
年復年,我說要買“雨天鞋”。但,我依然為到穿什麼鞋頭痛。有次,差點要付錢買了,可還是敵不過外子的囉唆,最終放棄了。結果,我仍是討厭雨天上班,討厭因穿什麼樣的鞋而要穿什麼樣的衣服,討厭沒完沒了地下雨…
現在,我差點要忘記以等煩惱。南半球,當然一樣會下雨,然而雨總是下得夠巧妙。雨大時,人在內。人在外時,雨就變得細了,總是輕輕灑一陣,鞋只是沾點水珠,不打緊呢。儘管雨一樣地下,人比以往輕鬆得多,雨水已左右不了我的穿衣心情。爽!
* * * * * * * * * *
在整個五月,僅僅有一個星期完全沒有下雨。而朋友,就是在這個奇妙的星期來探我們。
一到步,在家裡吃過早餐,又走去水邊午餐。


好奇怪的一棵大樹。

晚上外子炮製晚餐,頭盤是蒜蓉蝦。
朋友特別給我們帶來了教會的紀念燭台。

第二天一早往南面的 Kiama。途經 Grand Pacific Drive。

有趣是沿途的鐵欄都扣了形形色色的小鎖。每個鎖都刻了名字。

有一天,我們去了Blue Mountain。秋天了,紅葉遍遍。



在我至愛的 Cafe 吃早餐。朋友點了烚雞蛋。不錯,是普通的白烚雞蛋之嘛!

朋友最喜歡逛超市。

坐船去市中心。

一下船,我們又嚷著要飲熱朱古力。GuyLian Belgian Chocolate Cafe。

在歌劇院的一個別緻展品。鬼鬼魅魅呢。

必定到此一遊的QVB (Queen Victoria Building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