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,小市民看張愛玲

知道張愛玲很出名,她的好幾部小說都拍成電影,一般人都曉得這個人。

自從我喜歡看書以來,就偏偏不去看她的書。不知為何,莫名其妙地不太喜歡她。雖則對她不感興趣,或多或少還是聽到她一些事情,實在有很多迷張狂張的人,甚至當讀到其他作家的文章,原來也非常多地鍾愛張愛玲,將她為研究對象。我想,此人真厲害,她是一位傳奇女子。

後來,我覺得自己是否應該多看不同作家的作品時,那麼,大概也要看一兩本張愛玲的書了。因為已看過電影“半生緣”,決定不要花錢買“半生緣”,在毫無頭緒之下,我選了“十八春”。

為何我現在要談張愛玲呢。是因為在離開香港之前怕日後不容易買到中文書,於是又胡亂買了張愛玲的“流言”。買的時候,根本沒察覺是散文集,否則便不買。因向來不太喜歡看短篇文章。最近,我便在看這本“流言”。老實說,以我此等小市民來說,看這散文集,真有點兒沉悶。一來自己文學兼藝術水平不夠,她的“談跳舞”、“談畫”,我真看不懂,太詳盡太仔細,莫說中國跟香港對於外文的翻譯不同,就算一樣,我也是孤陋寡聞的。她講的東西是從前年代的事,我也看魯迅、蕭紅,但沒有像看張愛玲的那般隔膜,明顯有著代溝的感覺,沒有像要追問公公婆婆他們故事的興趣,反而覺得她有點囉嗦。唯獨當她講自己的小故事,才有點興味追看下去。(不得了,她的書迷要打我了!一切皆因我才疏學淺,是小人之過,失敬失敬)

儘管看“流言”不像看黃安憶、余華或三毛般津津有味,卻引發我去瞭解張愛玲的生平。噢,我真傻,一直以為她是英年早逝。有如此錯覺是因為她為人樂道的作品都是年輕時所創作的,若果有晚年的話,便多少也有些讓人談論的著作吧。看過網上資料,才知道她在1995年逝世,享年74歲。算是長壽。

聽香港電台追憶張愛玲的廣播,當中訪問一位博士論文寫張愛玲的大學教授,在談張的生平時,略略分享了多篇張愛玲的文章。嘻嘻,我聽到有點得意起來,想不到儘管我喊“流言”悶,教授所提的我還是通通看過了。更妙的是當主持人問教授張愛玲的弟弟跟她相差幾歲,教授一時答不上說要翻查一下資料,主持人嘛,真不饒人,硬要她答個大概,她便說大概五六年。我立時洋洋得意 ─── 怎會這麼多呢,若然看到的資料正確,倆姊弟不過是差約一歲。

叫我最激動的發現 ─── 怪不得我看“十八春”,總覺得它跟“半生緣”的故事大同小異,埋怨怎可以將同一個故事出兩本書。哎呀,原來“半生緣”即是 “十八春”經修改的再版。我想避買“半生緣”,結果還是“半生緣”。

雖然不懂欣賞張愛玲的文學,但忽而對她的故事感到興趣來。原來她最輝煌的時候是二十四五歲在上海淪陷的日子,啊,真的很年輕呢;原來她晚年深居簡出,專心研究文學;原來呢…。
Life is a novel. Surprising, Brilliant, Complicated, Terrible, Curious, Uncontrollable, Enjoyable ...
 
Copyright 2009 生活中的章回小說 All rights reserved.
Blogger Templates created by Deluxe Templates
Wordpress Theme by EZwpthemes